福建省福州宋代古建筑寺院-大雄寶殿
福建省福州市華林寺大殿位于鼓樓區屏山南麓華林路78號華林寺內,福建省人民政府東側。華林寺原名越山吉祥禪院,明正統九年(1444年)賜額,改名為“華林寺”。寺院從北宋始建以來幾經興廢,原有殿堂、亭閣等建筑均已塌毀或被破壞,現寺廟內僅存大雄寶殿。華林寺大殿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是長江以南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古建筑,雖經后代屢屢修葺,仍保持五代到北宋始建時的特征,其中很多做法為孤例,甚至可以上窺唐代乃至南北朝的古建筑風格,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的珍貴實物資料,堪稱“國寶”。1982年華林寺大殿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林寺大殿與莆田元妙觀三清殿遭遇略同,后期修葺時在原建筑檐下增設了一圈副階,使原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單檐歇山頂的大殿變為面闊七間進深八間、重檐歇山頂,這樣一來,大殿的內部空間大大擴展,氣勢也得到提升,不過,這一結構未能保存至今。上世紀八十年代落架大修時,清代增設的副階被拆除,建筑從上到下按五代風格進行「復原」,為避開北側的辦公樓,整個大殿平移至原址東南方向十余米遠的新設臺基上,并按大殿風格重建山門等附屬建筑。
華林寺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平面略呈方形,高15.5米,占地面積574平方米。大殿由前廊和殿身二部分構成,主體構架為抬梁式,徹上露明造。整個大殿共用柱18根,柱上多施用材碩大的斗栱,支撐起出檐深遠的屋頂。屋頂為單檐歇山筒板布瓦頂,正脊兩端設鴟尾。
1982年華林寺大殿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國家撥??顚θA林寺大殿進行了落架大修,拆除了清代增建的周廊副階,按照五代、宋初風格進行了部分復原。為避開殿后緊挨著的大樓,大殿整體向東遷移了14.6米、南移8.3米,并配建山門、東西配殿、回廊及四隅圍墻等附屬建筑,于1989年10月竣工完成,并建立了華林寺文物保護所。
修復后的大殿為抬梁式構架,面闊三間,進深四間,面積574平方米,立柱18棵。大殿高15.5米,屋頂為單檐歇山頂,主脊兩端為鴟尾。該殿雖面寬三間,但用材碩大,甚至超過了宋《營造法式》規定的最高等級規格。其建造手法在全國唐宋木構建筑中也是獨具一格,其側面的“長昂”結構還殘留了部分唐以前斜梁的做法,目前僅有號稱世界最古的日本奈良法隆寺金堂有類似的做法。
大殿內部結構簡潔大方,無藻井和平棋,為徹上露明造,承脊構造不設叉手蜀柱,平梁上以三枚散斗托丁華抹頦拱承正脊,十分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