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鎮明清時期的古建筑
景德鎮的古建筑,特別是明初至民國時期的古街里弄群落,歷史久,數量多,質量好,類型豐富,曾有“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條弄”之說。它是研究景德鎮城市發展史、陶瓷史、經濟史、民俗風情珍貴的實物資料,是千年古鎮風貌變遷和陶瓷歷史文化發展的直接見證,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
這些古樸典雅的古街里弄無論從物質還是人文的角度去看,都很有特點:一是古街里弄的稱謂由來充分反映了瓷都的老城發展變遷。景德鎮歷史上屬浮梁縣管轄,做工經商的常住戶,大多來自鄰省鄰縣。據調查:清末,全國計有十八個省、三十四個州(府)、六十八個市縣在此設有三十多個會館。因而在這五方雜處、商賈云集的古鎮,就形成了許多形象生動的地名。例如:反映土著居民聚居的黃家弄、江家塢,反映產業商貿的草鞋弄、醬油弄,反映祁福祝頌的祥集弄、福壽弄,反映客籍集中地的湖口弄、漢陽弄等。二是古街里弄的行業經濟充分呈現了瓷都的歷代瓷業盛況。昔日,陶瓷生產是手工操作,分散經營,一家一戶的坯房、窯屋、紅店遍布大街小巷。這些街弄里的各行各業,受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歷史背景潛移默化的影響,與瓷結下了不解之緣。仿佛能把人們帶到景德鎮的遠古時代,能洞察到千年的陶瓷文化淵源。三是古街里弄的建筑風貌充分展現了瓷都的古建筑文明。眾多古街里弄平面布局緊湊,空間利用合理,建筑造型藝術與結構構架相得益彰;同時巧妙地運用地方材料,色彩素雅,雕飾簡潔,恰到好處??芍^凝重中見技巧,淳樸中顯華麗,給人以自然寧靜、樸實淡雅之感,是古建筑與瓷文化的完美結合。
近年來,為了保護瓷都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景德鎮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走“保護與開發并舉”之路,聚集多方力量,對中山北路至斗富弄約300米地段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保護性修繕改造,并恢復“前街”原名。改造后,景德鎮地方建筑特色“窯磚墻”得以充分展示,不僅在外觀立面和內飾構架上,對所修房屋磚木結構、青瓦飄檐、木雕花窗等都視單體建筑物的具體狀況保留或增改,同時還把防火、防潮、防漏、防蟻、起居方便、使用安全考慮到位;對配套的園林綠化、路燈照明、水電通訊均進行了綜合改治,使之成為傳統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科技相結合,購物、休閑和娛樂相結合的步行商業街,堪稱“江西第一街”?,F正在實施的斗富弄改造工程,也貫穿了“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以建設環境優美、空間適宜、古韻洋溢的城市區域為目標,力爭創造一個繁華與幽靜并重,古老與現代共存的歷史街區。此外還修復了一批有影響的古作坊、古民居、古窯房和窯磚里弄。等等。這是對歷史文化名城的積極保護,是整合瓷都旅游資源的重大舉措。在老建筑基礎上進行保留原格局的精心改造,使景德鎮逐漸再現出古鎮風貌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的江南名城風貌。
但是,隨著老城區改造力度的加大,在古街里弄的保護與利用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古街里弄歷史文化的闡釋宣傳不深入,看管維修不經常,保護經費不到位,老街店鋪與建筑風貌不相稱等等。因此,必須深刻認清保護與利用好古街里弄對提升瓷都城市個性的重大現實意義,樹立科學的保護利用意識,制定合理的開發建設規劃,讓一代又一代瓷都人創造和積淀起來的,豐富厚重的歷史與人文記憶在建設“旅游都市、特色瓷都”中進一步煥發出青春和活力。首先,要集中整合、全力打造古街里弄。按照“搶救保護、合理利用”的指導思想,遵循“高起點切入、高標準開發、高水平管理”的工作原則,盡快組織有關部門根據詳規具體實施。對與古街里弄文化相關的各類建筑物,該保護的保護,該整修的整修;對有礙歷史風貌的相關建筑物,該搬遷的搬遷,該改建的改建。通過整合改造,使之形成以形形色色的現代商鋪、鱗次櫛比的服務娛樂館、歷經風雨滄桑的手工店鋪為支撐的古建筑群落。其次,要依托歷史風貌區發展“景德鎮古街里弄”游。
借鑒國內其他地區在街巷里弄的保護與利用中先進的理念與做法,結合景德鎮的城市實際,以“前街”和改造后的斗富弄為依托,以縱橫交錯的古街里弄為經緯,以古窯坊、古作坊、老店鋪等為載體,以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統一為特點,盡快打造出數條精典的古街里弄。通過信息網絡、電視報刊、宣傳資料等多種手段,向社會廣泛推介“景德鎮古街里弄”旅游線路,揭開景德鎮城市特色旅游的新篇章,讓八方游客透過古街里弄深刻領略景德鎮陶瓷文化的淵源及其千百年來的演繹、變遷和發展過程。再次,要注重古建筑材料的收集和利用。安排有關部門做好改造拆遷中古建筑材料遺存的收集、保護和利用。諸如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木雕、磚雕、石雕、古磚瓦等??捎糜诠沤掷锱蘅?、裝飾和鋪設休閑路面等,有的還可放在民俗博物館。這不僅節省了建設成本,更加重凸現了景德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