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設計工作中的常見問題
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隨著城市建設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為了弘揚民族文化,為避免給人造成“千城一面”的印象,許多城市有意識地既修復了一批古建筑,也開發了一批仿古建筑。這些建筑與當地文化相融合,讓人感受中國各地獨特的厚重歷史,豐富了城市的文化旅游內涵,張揚了城市的個性與氣質,形成了該城市有別于其他城市的靚麗風景。仿古建筑弘揚了民族文化,體現了傳統建筑風格,改善了建筑環境,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對于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一直是設計師們尋找創作靈感的來源之一。在我國很多歷史文化名城的古城區、名勝古跡周邊,都規劃建設了從幾千平方米到十幾萬平方米與之匹配的仿古建筑群。本文闡述了仿古建筑的含義,以及在仿古建筑設計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
1、引言
雖然中國的古建筑經歷了長達了數千年的演變過程,但其固有的特點及風格并沒發生多大的變化,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筑風格,堪稱為世界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古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為木材,在選用材料、處理平面和外觀設計等多個方面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木材為主的建筑物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比如:木材容易腐爛且防火性能差等,而新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地克服這些缺點,為了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新的建筑材料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仿古建筑中,既傳承了中國古代建筑文化藝術,也提高了仿古建筑物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如今的 仿古建筑汲取了中國古建筑優良的一面,并將它不斷發展完善。以下本文將來談談在仿古建設中應注意的一些事項。
2、工程概況
某建筑物始建于五代時期,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有的建筑規模已不能滿足相關事業的發展需要,經相關部門研究決定,自2004年開始對其進行修復擴建,大悲殿就是該項工程中的一項。大悲殿為南方單層雙重檐仿古建筑,建筑面積1200m?,總高度25m,面闊七間,共37.8m,進深六間,共30.6m。屋頂形式為歇山頂,黃色琉璃瓦鋪蓋,飛檐翹角,氣魄雄偉,檐下為七踩斗拱?!∈覂炔捎寐睹髟?,使空間更高大、更寬敞。
3、仿古建筑的定義
仿古建筑是指在建筑形式上較忠實地模仿傳統建筑,并保證建筑外觀基本上反映傳統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結構、材料及施工技術方面均反映近現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現代的建筑作品。
現今的仿古建筑物一般都是由鋼筋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建成的,并使用適當的方法使其達到仿古的目的。一般人認為,完全按照古建筑的外觀來建筑新的建筑物就是所謂的仿古建筑,其實不然。對于仿古建筑要滿足一下三個要求:
a 建筑物必須存在以下三個部分,即臺基、屋身以及屋頂,而且建筑物的主題部分的屋頂必須是傳統形式。
b 臺基、屋身以及屋頂之間的比例必須與古建筑物的比例相接近。
c 建筑物的外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股建筑的結構特征及裝飾風格。
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才可被 稱為是仿古建筑。不可以將那些只包含了一點傳統建筑物的色彩,或者那些在建筑風格上與傳統建筑物有點相似的新建筑物就稱為仿古建筑。
4、中國古建筑物的特點及設計要求
4.1 中國古建筑物的特點
中國的古建筑物一般都是以木材為主要材料的一種木構架結構,布局看似平常,實則層次豐富,均衡對稱,空間結構井條有序,各個部分都有明確的分工,承重結構布置合理;在對古建筑進行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各個部位的形狀、大小及制作方法都有明確的要求。不僅如此,古時的建筑師們還設計了多種獨具風格建筑形式,并且通過合理的裝飾方法,使建筑物顯得即莊重又華麗。中國古建筑物的結構形式有很多種,包括疊梁式、 穿斗式、井干式等。
4.2 仿古建筑的結構設計的一般要求
如今的仿古建筑物大多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而不是木結構,為了使得建筑物在裝飾之后的外觀效果能達到模結構的程度,仿古建筑物在結構設計時要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4.2.1 模數要求和構件定型化
建筑物中各個受力構件的大小和形狀都要滿足古建筑的模數的要求。其他各傳力構件也要嚴格按照古建筑物中各構件的形狀和尺寸來確定。
4.2.2 屋面造型要求
建筑物屋面各部位的變化要明顯,對其構造也有很高的要求,構架體系可使用步架和舉架的方法進行處理,以達到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緩的效果,將中國古建筑獨特的一面完全展現出來。
4.3 在建筑結構中有許多構件具有獨特的裝飾作用,主要包括斗拱和雀替兩種。
4.3.1 斗拱
在斗拱中有一個方型的底座叫做斗,上面的船形木塊叫做拱。斗拱是古建筑中一種獨特的型制,處于柱子和木結構梁之間,它的主要作用是傳導屋面的荷載、加大屋檐挑出的長度、以及吸收地震的能量等?!τ谌缃竦姆鹿沤ㄖ飦碚f,斗拱主要起著裝飾的作用。
4.3.2 雀替
用于額枋,與檐柱相交處,類似于三角形,在其表面一有雕有裝飾的構件。其主要作用是縮短梁枋的凈跨距離、輔助拉結和裝飾等。
5、仿古建筑在防雷檢測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
5.1 接閃器未按照規范要求安裝
仿古建筑物的天面設計一般使用尖頂、斜屋檐等。接閃器得形式一般是明敷避雷針與避雷帶相組合。依據要求,在建筑物的眾多易受雷擊的部位都應設置避雷帶,并在突出部分加設壁壘小針。但有時考慮其外觀的影響,在有些應該安裝避雷針的地方并沒有安裝,從而使一些易受雷擊的部位不在接閃器的保護范圍之內,當雷擊侵襲的時候,很容易導致這些部位的瓦片、混凝土塊等構件的脫落,再次對行人造成傷害。為了減少這樣的傷害,必須安裝應有的避雷針。有些仿古建筑物為了滿足亮化的要求,在天面安裝了一些彩燈線路,部分線路還直接纏繞在接閃器上,受到雷擊時,電流會通過彩燈線路竄入電源線路中,對連接在電源線路上的其他用電設備造成損害。
5.2 明敷引下線沒有考慮觸電壓的危害
為了避免觸電壓對人體構成危害,相關部門明確規定明敷引下線在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線應采取暗敷或橡膠管等保護措施。此外,還應沿建筑均勻布置盡可能多的引下線,以引下線的分流系數,降低每根引下線中的雷電流,降低雷電反擊的概率。
5.3 接地裝置沒有注意跨步電壓的危害
山地的土壤電阻率比較高,一般會在建筑的四周埋設人工接地裝置,以降低仿古建筑物防雷裝置的接地電阻。然而山地石多土少,接地裝置一般埋設較淺,對于此類的接地裝置檢測時,應重點注意其是否沿建筑外沿構成環形回路,埋深深度是否足夠,必須的絕緣措施是否妥當。
5.4 仿古建筑內的電子信息設備沒有考慮防雷措施
在大多數公園內都安裝有多種電氣裝置,此類電氣裝置多數安裝不合理,使得這些裝置極易受到雷擊。在對其進行檢測時,要使電氣線路在進入建筑前埋地敷設大于10m,并在建筑的進出口處安裝電涌保護器。
5.5 其他注意事項
為了消除由雷電而導致的電位差,在仿古建筑物內必須實行等電位連接的方式。所有金屬構件都應等電位連接起來,并可靠接地。位于仿古建筑旁的大樹也應該設有雷電安全警示牌,指引游客選擇正確的避雷措施。
6、結語
仿古建筑是建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其建造難度比較大,但是只要我們不斷總結傳統建筑設計的有點病將其發揚光大,同時正確利用現有的高科技和材料加以改造,使之產生美的吸引力,那么我們的仿古設計能力一定可以邁上更高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