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華表的演化歷程
華表,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但是對于它的起源與演變卻并不為人所熟知,而與諸多建筑形制之間的關聯性,更增加了華表本身的神秘感。
土樓是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客家文化的見證與結晶。來到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的洪坑村,雖為千姿百態的土樓所折服,但是讓筆者大感興趣的卻是林氏宗祠的碑林。林氏宗祠碑林中的石碑分為兩種:頂部為毛筆頭的代表主人取得的是文功名,頂部為獅子的則代表主人取得的是武功名。因此,這些石碑或許稱之為紀功柱更確切些。然而,如果拋棄石碑的紀功性,單從形制上來看似乎與華表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只是在現代人的意識中兩者在功能上相差甚遠,所以鮮將兩者聯系在一起。但是在中華文明久長的發展歷程中,又基于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一脈相承關系,兩者可曾有交匯?
華表,作為一種標志性的建筑,多設于宮殿、橋頭或陵墓之前,也稱為神道柱,石望柱,表,標,碣。在此意義上,宗祠前的紀功柱也應納入華表的范疇。如果此命題成立,那么華表是從何處起源,又有著怎樣的演變歷程呢?
一、起源
有人認為華表的原型是原始部落的圖騰柱,部落氏族時期的人們將某些的動物、植物或者虛構出的事物作為本部落的祖先或者庇佑者,立為圖騰柱,以示象征并加以崇拜。華表柱頭上的動物形象,應是此論點的最大佐證。
也有人認為華表始于“謗木”,所謂“謗木”,便是堯舜時代,在交通要道樹立的木牌,以便于人們在上面寫諫言?!痘茨献印ぶ餍g訓》云:“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边@個誹謗之木,是什么樣子呢?晉代崔豹的《古今注》中說:“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之華表,以橫木交柱頭,狀如華,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示’,以示王者納諫,亦以表識衢路,秦乃除之,漢始復焉,今西京謂之交午柱’?!毙枰獜娬{的是,當時的“誹謗”二字,是指“言其過失”,后來才轉變為誣蔑之意。秦始皇為了加強君主集權,壓制自由言論,便把華表全部廢掉了。到了漢代雖然恢復了華表的存在,卻沒有沿用其納諫之用。只是把它樹立在交通要道,以作路標,所以被稱為桓木或者桓表?!稘h書·酷吏傳》如淳注曰:“舊亭傳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桓表?!睅煿抛⒃唬骸凹慈A表也?!?
當然,對于華表的起源,看法并不僅此兩種,但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證據上來看,上述兩種觀點似乎更為切近事實。同時,最為重要的是上述兩種觀點其實并不沖突,因為從時間上來講,應該是先有圖騰柱后有“謗木”的,也就是說圖騰柱與“謗木”之間或許有著延續的關系。堯舜時代,正是原始部落聯盟向君王集權的社會過渡的價段,弱化圖騰崇拜,強化王權,在圖騰柱的基礎上,在祖先神靈的威嚴之下公開“誹謗”。在本質上,這其實是部落首領對自己權利的強調,群事群議哪還需要納諫?
二、演變
到了漢代,華表已經是常見的建筑物,但漢時以及以后很長的時間里,華表主要是木制的,形狀為立柱上用兩塊板十字交叉的,主要安置于官署驛站和路口、橋頭的兩邊?!稘h書·酷吏傳》如淳注曰:“所治夾路,兩邊各一桓?!边@里華表僅作為一種路標或指示牌。
大約在東漢時開始,華表開始出現在陵墓前,成為“墓表”或“神道石柱”,一般為石制,以象征靈魂永恒。至南北朝時,陵墓前使用華表就更流行了,在其形制上也已經與明清時陵墓前的華表無多差別。
南朝建康景墓前的墓表,立在刻有雙螭的方圓柱基上,表柱方形而有圓角,通體雕成凹棱狀,表柱上端一面雕出一方版,上刻墓主人的職銜,這一表功之用,已與永定洪坑村林氏宗祠前的墓表一樣了。同時,華表作為裝飾,用于橋頭的做法也一直延續下來。北魏楊衍之《洛陽伽藍記·龍華寺》:“宣陽門外叫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橋,所謂永橋也……南北兩序有華表,舉高二十丈,華表上作鳳凰似欲沖天勢?!爆F在可見的實物有建于金代的盧溝橋兩端的兩對石制華表,表柱上橫貫云版,上蹲獅子。
唐宋起始,華表作為路標的功能逐漸消失,而逐漸轉化為作紀念、裝飾用的建筑物,立于官署、橋頭和墳墓之前,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虹橋兩端木柱朱頭上有十字交叉的短木,上立一仙鶴。在此,華表已經失去其功能性,僅作裝飾象征或吉祥寄寓。至于華表上的仙鶴也是有來由的,漢代丁令威在靈虛山學道成仙后,化為仙鶴飛回汴梁,落在城內的華表柱上,有少年要用箭射仙鶴,仙鶴忽作人言歌道:“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备袊@人世滄桑,變遷無常,不如遁世學道。
唐宋之后,華表逐漸由木制改為石制,制作也愈來愈精細,以明清華表為代表。明清之際的華表,可分為柱頭、柱身和基座三個部分。華表的柱頭上圓形的石板叫“承露盤”,源于漢代,漢武帝在神明臺上立一銅制仙人,仙人舉起雙手,放在頭頂上,合掌承接甘露,后來便把仙人舉手承接露水稱為“承露盤”。之后,凡是柱子上的圓盤,不論是否仙人所舉,是否能接露水,都稱為承露盤。華表上的承露盤由上下兩層蓮瓣組成,中間有一道小珠隔開,上面立著神獸。
明清時期的華表柱身多細長,天安門前的華表高9.57米,而孝陵的華表更是高達12米。明清時期的華表柱身一般都作成龍柱,呈八角形,一條巨龍盤繞柱身,龍頭向上,龍身外布滿云紋,在藍天襯托下,盤龍仿佛遨游在太空云海之中,顯得十分有氣勢。柱身上方有橫插的云板,應是以前華表“大板貫柱四出”演變而來。
華表的基座一般都做成須彌座的形式,與柱身一樣也成八角形,上面布滿龍紋雕飾和仰伏蓮瓣,體現出中華文化與佛教文化的兼容并蓄。須彌,原為佛經中的山名,佛教圣山稱為須彌山,所以在印度把須彌山作為佛像的基座,意思是佛坐在圣山上,可以顯示出對佛的崇敬。
明清華表,最為典型的就是天安門前后兩對華表,天安門的華表是現存古代華表中的精品,建于明永樂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挺拔筆直的石柱上雕有蟠龍流云紋飾,上部橫插一塊石片,石片上有浮雕的祥云,仿佛高大的柱身直插云間,這對古樸精美的華表,與巍峨壯麗、金碧輝煌的故宮建筑群渾然一體,使人既感到一種藝術上的和諧與壯觀,又感到歷史的莊重和威嚴。天安門華表的象征與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緊密相連,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裝飾性標志。天安門門前華表承露盤上立著的神獸為犼,形似犬而好望,石犼面朝紫禁城,希望皇帝不要沉湎酒色,不問人間疾苦,要時常出宮體察民情,故稱“望帝出”,犼頭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戀游山玩水,要快回到皇宮來處理朝政,故稱“望帝歸”。
時至今日,許多城市的造景工程都喜歡將華表納入其中,形態豐富精彩,盡顯應變之才,甚至把路燈做成華表的形式,這也應算是傳統的回歸吧,體現了時代浪潮中的我們對于民族文化本源的眷戀。
歷經幾千年的演變,不管形制如何,不管起源于何,華表實際上已經與中華民族緊密相連,深深烙在我們的傳統里,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