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古建筑不為人知的一面
天壇“回音壁”居然是個偶然?恭親王蓋戲樓,靠的是撿廢料。北京的牌樓,均非原樣兒,難道都動過大手術?這是幾段老北京不為人知的故事,本期《古都覽勝》欄目帶您一起回到當年,揭開其中的秘密。
“祈年殿進去,底下有個二龍戲珠,那個珠子學名叫‘龍鳳石’,這里就是北京的‘海眼’?!薄靶拗心虾?、北海,從乾隆那兒就開始欠我們家錢,欠到溥儀那會兒也沒有還清楚?!薄肮蕦m西北角的那個角樓,九梁八柱七十二條脊,設計圖丟了沒法修理,我哥哥用墨斗,不到一個時辰,把圖紙翻原樣兒給彈出來了?!蹦赡苡悬c糊涂了,這位是誰???張口就是清朝皇帝欠債不還,閉口就是古代皇家禁區里的秘聞,敢把百年前皇帝家的事拿來拉家常。他,就是咱們本期欄目的關鍵人物——馬旭初。
在往期的《名人故居》欄目中咱們提起過,馬旭初老人是被世人稱作“哲匠世家”的后人,欠錢不還也是“卻有此事”?,F在馬旭初手里還有一張單據,那是清光緒十三年朝廷主管財政的戶部給他家開的單子,上面寫著:“據呈請興隆木廠,請將十一年、十二年兩年的籌墊,實銀三萬兩千二百九十四兩六錢一分四厘,勿懇請照數賞罰?!边@其實是張欠據,欠的是中海、南海、北海的修繕費。當時國庫空虛,慈禧太后只能給馬家打了“白條”。這張欠據的原件已經進了博物館,復制件一直保存在馬旭初手里。
興隆木廠是馬家的祖業,在第12代掌柜馬輝堂(馬旭初的爺爺)手里登峰造極,時逢清末,馬輝堂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先后承攬了頤和園、慈安陵、慈禧陵、光緒陵的營造工程。據說,興隆木廠到戶部支領工程錢的騾車隊一眼望不到頭,頭車都到了西四牌樓附近的興隆木廠了,尾車還在戶部,也就是今天天安門廣場東側的歷史博物館。即便如此,清政府還欠著馬家不少工程款,僅僅光緒皇帝陵一項就拖欠了興隆木廠白銀20多萬兩。
如今的馬旭初老人八十余歲,是北京市政府退休高級工程師,作為古建筑營造是興隆木廠的第十四代傳人,他是馬輝堂的孫子。在20世紀40年代初就參與了整修雍和宮及國子監大街的牌樓的工程;解放后故宮角樓的翻建,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等古跡修建都是由他指導的。
天壇回音壁只是個偶然?
要說起老北京的建筑奇跡,天壇的回音壁肯定榜上有名。根據聲學家的研究,兩個人分別站在回音壁東西配殿的后頭,對著回音壁說話,甭管附近有多少游人,倆人互相的小聲說話都能聽得見??蓡栴}來了,這天壇的回音壁在清朝的時候,是擺放祖宗排位的,它為什么要設計出這種奇特的聲學效果呢?
馬旭初老人為我們作出了解釋:“乾隆以前都是干打壘、土坯子(一種簡易的筑墻方法,在兩塊固定的木板中間填上黏土),這種方法每年都得去磨一磨、修一修,后來老感覺麻煩,就不如干脆做絲縫,用現在的行話說就‘磨磚對縫’,非告訴說里邊有什么聲學音響學,其實匠人根本不懂這些,有回音純粹是巧合了?!?br/> 照馬老爺子這么一說,原來天這壇的回音壁的聲學奇跡,居然是個偶然,造回音壁的時候壓根兒沒這么打算過。當年只是按照皇帝的旨意,把這兒的外墻蓋成了圓的,取“天圓地方”之意,沒想到居然造出回音來了。那既然原因這么簡單,為什么如今的回音壁卻很難復制出來了呢?每個偶然里邊都有必然,這就不得不說馬老爺子剛剛所說的“磨磚對縫”了。
那什么是“磨磚對縫”呢?其實這是咱們老祖宗砌墻的規矩,一塊四方磚得磨成楔子型的,沙子泥漿要抹在小頭的這一邊,而大頭朝外,從外表看磚對磚幾乎一點縫隙都看不出來。早年間最高檔次的房子要磨磚對縫,次一點的也是絲縫(指磚之間的接縫很細,如同頭絲線一樣),相比之下現在的一些房屋只能叫“手指頭縫”了,怪不得凈出現“樓歪歪”、“樓脆脆”呢。
天壇的回音壁正是因為墻式磨磚對縫的,又剛好砌成了均勻的弧形,所以就產生了回音。至于回音壁神奇的回聲位置,就都是后人自己琢磨的了。
撿廢料的恭王府戲樓
堂堂王爺貝勒,拿著朝廷俸祿,也會撿別人剩下的嗎?馬老爺子說了,他們家里就來了這么一位,還是鼎鼎大名的恭親王奕,“當時我們家存著兩架柁(柁是指房子的大橫梁,是古代房屋最為主要的材料,用來支撐整個房頂),是修北海的時候剩下的,斷面差不多一米,他要蓋戲樓所以給他了。他那個戲樓門外正是一大顆紫藤蘿樹,所以戲樓里面滿屋子畫的都是紫藤蘿”。
恭王府最開始是乾隆年間大貪官和珅的宅子,屬于老北京的頂級花園,而自打恭親王接手之后,他給恭王府里添的最有名的一件就是紫藤戲樓了,可您有所不知,恭親王卻是先撿剩料再蓋戲樓,“他(恭親王奕)就是因為興隆木廠還剩下這么兩架好柁,就讓他給蓋了,就沒讓‘樣式雷’出樣子”。
因為戲臺中間是不能加柱子的,一般的柁太小肯定不能用,所以這戲樓從柁開始就得是專門設計的。跟現如今一樣,達官顯貴家里要是想蓋點有創意的亭臺樓閣,設計師很重要,而興隆馬家只是施工隊,出圖紙的在當時就叫做“樣式雷”,一般都是先由“樣式雷”出立體燙樣(指模型),興隆馬家再施工。
可恭親王偏偏反著來,他在興隆木廠的后院先看上了這架超規格的柁,別看在人家那兒是廢料,擱在恭親王這兒可是愛不釋手,可這么大個兒的柁能干什么呢?他直接跳過了“樣式雷”的設計,愣是可著這架后院里剩下的柁,蓋起了這座赫赫有名的紫藤戲樓。
北京的牌樓都“動過手術”
老北京有不少牌樓,西四、西單、東單,都是因為那有四牌樓、因牌樓而得名,但是您有所不知的是,北京的牌樓卻動過一次“大手術”。馬旭初老人說,“所有的北京牌樓,都已經換成混凝土的,現在只剩下國子監四個牌樓、雍和宮三面牌樓是‘原裝’的,其他剩下的都已經改過了”。馬老爺子說北京的牌樓都成了假牌樓,是說的哪兒假呢?其實就是牌樓下面那些個柱子。一般牌樓的柱子都是通天的木柱,日子久了做維修是常理,可馬老爺子當年參加修牌樓,卻是給他們做了一次傷筋動骨的“大手術”。
“北京在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做鋼筋混凝土的,澆灌混凝土必須要實,模子拆下來才沒有蜂窩麻面,比較光滑,這個結構才結實。但是那時候沒有振搗棒(用來攪拌混凝土構件的機械),我們就使竹竿子攪拌”據馬老爺子回憶,除了少數深宮大院里的牌樓,北京大街上的牌樓都拉上了釬桿,木頭柱子灌上了混凝土,只有頭上的斗拱還是原來的。
話又說回來了,好好的牌樓為什么要動“手術”給換上“假肢”呢,難道是老祖宗的手藝不夠精良,牌樓立到現在要倒了不成?馬老爺子解釋說:“過去有牌樓時候是做轎子、騎馬,現在都跑上大通道了(通道公交車的別稱),一兜那牌樓就得趴下?!蹦搭U和園前頭的牌樓,當年慈禧太后坐著轎子騎著馬都能順利通過,而現如今只要是過個車,保準能把這牌樓給帶趴下。為了防止這種惡性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只能給牌樓按上“假肢”,對于頤和園的牌樓更有創意,直接把它圍起來當交通環島了。
來源:南方古建筑設計院
本文標簽:北京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