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完好的江西鶴舍村古建筑群欣賞
古典建筑遺址,鶴舍村古民居建筑群位于鄱陽湖畔都昌縣蘇山鄉鶴舍村,現有保存完好的18棟古民居古建筑大多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少部分為明代建筑,18棟古建筑群外觀整齊劃一,山頭鳳尾疊起,棟棟相連,戶戶相通,所有通道由麻石鋪成,建筑群成曲尺形,有古祠堂、戲臺,建筑群前有一大池塘,人文風景極佳,古建筑裝飾非常精美鶴舍村古建筑群是江西少有保護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具有明清時期我國江南民居典型特點,又有九江地區獨有建筑特色。
保護完好的鶴舍村古建筑群先后吸引了《鐵血共和》、《牡丹亭》、《聊齋》等眾多影視劇來此拍攝過大量鏡頭。
鄱陽湖畔的都昌縣蘇山鄉雷山村達子咀自然村,山青水秀,是遠近聞名的水產村,也是蒼鷺、白鷺等各種鳥類的樂園。近年來,村民們為了不打擾鳥的生活,主動搬遷,給鳥騰地并搭棚看護,吸引著近千只蒼鷺來此安營扎寨,棲息繁衍。
聽說都昌縣蘇山鄉境內有個鶴舍村,群山懷抱、溪水環繞、山青水秀、環境優美,并保留著許多幢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的古屋。一到鶴舍村,只見冬日照耀著一幢幢青磚灰瓦、雕龍畫鳳的古屋,村內巷道縱橫交錯,村前池水明清如鏡,村外群山環抱連綿,成片的古屋在青山綠水的陪襯下,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鶴舍村又名學舍村,始建于東漢末年,成村于明代初期,發展于清代中葉,至今有1800多年歷史,是一個耕讀并重,農商并立的歷史古村。這里,既有古代農耕文化、儒家文化、商業文化、宗族文化、建筑文化,又有近代軍政文化,內涵豐富,是頗具價值的歷史文化村。
聚集而居的袁氏以耕讀傳家,宣揚儒學、注重教化。成村伊始,就請先生辦起了私塾,清朝初期村里投資蓋了一棟四合院式的學舍,取名“浣香齋”。歷史上既出了文舉,也出了武官。特別是民國后期,全村在國民黨內任職的將、校級軍官就有十余名。族人始終以先祖袁安公“臥雪仁風”為做人處世之典范。數百年來,先民們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對于明末清初時期統一建造的徽式建筑,自古至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建新宅不拆老屋。以祖堂為核心,屋向統一朝西,村型成“丁”字排列的總體規劃,8000平方米的明清徽式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古屋造型和結構整齊劃一,都是長方形的大八間和小八間。無論大八間和小八間,正柱上和樓柱上都裝有獅、虎、象、鳳凰及壽星等木刻花撐。樓上各房間裝有各式各樣的木刻花窗。廳堂四周裝有木壁,頂端裝有木頂,并刻有各種不同圖案,如八仙過海及四季名花等。木壁、窗欞及頂端用生漆漆成豬肝紅色。每幢古屋都不向外開窗,古屋大門上的門檐制作雕刻非常精致,飛禽走獸,形象生動,古屋群大門朝向與祖廳一致,統一向西。
大、小八間屋中都有天井取光,每逢下雨,屋上四面的雨水,全部從天井下瀉,這叫四水歸堂,象征著財不外流。整幢古屋都不向外開窗,象征著財不外漏。古屋大門上的門檐是古屋門面,制作雕刻得非常精致,上有花鳥禽獸木雕圖案。鶴舍村的祖堂非常宏偉,保存完整。上堂祖宗排位,莊嚴肅目,中堂麻石鋪地,朱壁亮堂,下廳映山接秀,開門閃光。中堂與上堂中間有一大天井,兩壁畫有雙龍搶寶、八仙過海圖。雖然村內建筑密布,巷道狹窄曲折,但祖堂之前開門見遠山,場地極空曠。出祖堂大門有一長方形池塘,面積約600平方米。塘岸及四周空曠地均用花崗石鋪設,古人稱此塘為“溢香池”。池塘蓄水來自全村每棟屋雨從天井而下‘四水歸堂’后,再順著相互連通的暗溝“四水歸塘”,而后與溪水連通。
鶴舍村的歷史、文化、建筑蘊含著了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縮寫了耕讀傳家的文明史實。體現了勤勞能夠致富,發奮可以治政,修身善于為人。應該說,這對于后人是有一定的影響力。鶴舍村與目前我國挖掘的歷史古村比較,旅游資源豐富,特色明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既有古代農耕文化、儒家文化、商業文化、宗族文化、建筑文化,又有近代軍政文化。內涵豐富,可供展示的方面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