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古建筑旅游開發的問題與對策
提要中國歷史悠久,作為歷史文化瑰寶的古建筑、古鎮、古村,因其風格型彩各異,其旅游開發成為我國各地爭相上馬的項目。大名縣古城作為宋明文化古建筑,在古建筑旅游領域剛剛起步。本文分析如何解決開發中所存問題,為其他地區古建筑旅游提供參考依據。
2009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明確提出要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在這種背景下,大名縣對古縣城的旅游價值進行開發,以通過旅游業發展來提高當地就業率,帶動經濟發展,增強文化競爭力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本文通過介紹該旅游開發項目,以實地調查為依據,發現并分析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為我國其他地區同類古建筑 旅游開發項目能夠取得更好的效益提供一些借鑒。
一、古建筑旅游開發項目簡介
大名府故城作為宋代古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為了加快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大名縣啟動了打造“宋府明城”的古建筑旅游開發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截至2010年底,北城門樓、東城門樓修復,愛心廣場和京府街仿古包裝工程已竣工。西城門樓工程、狄仁杰祠堂碑和臨濟祖庭興化寺等工程正在建設中。
二、古建筑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大名縣古建筑旅游開發項目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提高了區域競爭力。但經過實地調查發現,在開發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旅游配套設施落后,接待游客能力較差。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涉及餐飲、住宿、購物、娛樂、金融、商貿、交通等多個行業。在調查中發現,大名縣除了在餐飲行業有較好的基礎外,其他方面發展滯后。旅行社、旅館、交通、購物、娛樂金融等設施不夠完善,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大規模的旅游,其目前的基礎設施是很難承載的。
2、工程耗資巨大,資金來源單一,縣級財政難以承受。大名縣古建筑旅游開發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而大名縣財政2009年只有7,173萬元,2010年剛過億元。對一個縣級財政剛過億元的國家級貧困縣來說,實施此工程所投入的金額是巨大的。
3、旅游資源開發水平層次較低,客源無有效保障。一個旅游項目的成功與否,關鍵是看對旅游資源開發的程度和游客的數量。課題組在調查中發現,大名縣的旅游資源開發水平不高,產品市場化程度低,創新意識缺乏深度,對目標市場的把握、技術含量的追求和文化主題的塑造不到位,旅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高,質量與結構水平較低。同時,旅游投資側重于設施投資,對本地特色旅游資源的投資偏少。這樣,因缺乏吸引游客的魅力,客源沒有有效的保障。
4、無專門開發機構,管理較為混亂。目前,我國古建筑的管理部門職能不清、權責不明問題比較突出,普遍存在文物、建設、規劃、旅游乃至宗教等多部門管理,由此出現了政出多門、相互干擾、協調合作難以及管理等諸多問題。大名縣在古建筑旅游開發過程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項目雖然由縣里主要領導親自督辦,但是存在著城建、旅游、文體等多個政府部門的交叉管理,這幾個部門各自為政,干擾了對方的相關職能,使正常的開發活動進展困難。尤其在后期迎客階段,也沒有相關的機構從事管理、開發和監督。
三、對古建筑開發中的問題原因分析
1、地區經濟基礎較差,相關投入和發展后勁不足。大名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處于華北平原中低產田地帶上,沒有什么礦產資源,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發展滯后,是典型的農業縣,其經濟基礎較薄弱。所以,在古建筑旅游開發過程中,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而且沒有相關的資金對與旅游相配套的餐飲、交通、購物、娛樂等方面進行較大的投資。導致了在開發過程中,旅游發展的后勁不足,成為旅游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
2、政府傳統觀念的束縛,決策體制存在問題。在長期的中央集權思想的影響下,政府部門存在著“大政府,小民眾”的思維,決策權完全集中于政府,產生一些問題。
?。?)過分追求速度和規模,忽視自身承受能力。隨著改革的深入,特別是隨著放權讓利改革戰略的實施和“分稅制”財政體系的建立,地方政府擁有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大名縣政府作為開發旅游資源的投資主體,為了追求“政績”,不顧地方財政的實際承受能力,古建筑旅游開發項目統一上馬,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而且,要在三年內完成項目建設,周期短、工程量大,這對一個年財政收入剛剛過億元的貧困縣來說,無疑是一種壓力。
?。?)依靠政府推行,忽視市場和民間力量。大名縣在古建筑旅游開發項目中,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進行開發。一方面政府沒能對項目進行充分的宣傳,忽視了潛在投資者的資金投入,這包括日益富裕的地方民眾;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在進行觀望,畢竟如此巨大的工程項目投資大,資本回收周期長,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風險較大。他們在沒有相關擔保情況下很難對工程進行投資,從而該項目只能由政府埋單,造成財政負擔。
3、缺乏發掘本地文化特色,過分借鑒異地已有的經驗。大名縣吸引游客的產品是傳統的觀光型產品,專項參與式旅游產品和度假型旅游產品很少,在旅游業六大要素中,大名縣旅游商品和娛樂的比重低,缺乏特色,旅游業及其效益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大名縣在開發古建筑旅游的過程中大致上沿用永年廣府古城的開發模式進行建造。這種過分借鑒它地經驗的做法,導致了旅游產品雷同,特別是旅游線路方向性的偏失,這樣會使游客產生審美疲勞,無法吸引游客進行駐足和消費,游客的數量是無法保障的。
4、利益分配關系復雜,協調難度加大。大名縣古建筑旅游開發使古建筑重獲新生的同時,又使各管理部門的利益紛爭更趨激烈,直接危及到古建筑的開發與保護。面對如此巨大的工程開發項目,各個部門都想從中為本部門取得一些利益,從而利用手中的管理權力進行干涉,導致了政出多門、管理混亂的局面,使得各部門協調難度的加大,這就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和迎客階段的整體規劃開發。
四、對古建筑旅游開發的相關建議
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質量。開發自身優勢,在打造購物、餐飲、娛樂、住宿、游玩一條龍服務的基礎上,將更多更新的元素融入到各項服務中去。開發娛樂項目,吸引游客駐足;完善交通體系,保障游客安全;大力發展餐飲住宿行業,完善食宿基礎設施,從而提升大名縣整體服務質量和水平。
2、多渠道籌措資金,改變政府“孤軍奮戰”的狀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想取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依靠市場來配置資源。因此,在籌措開發資金的過程中需要更新思路,充分動員社會資金和力量,設立專門機構,吸納企業或民間資本;通過政府渠道,爭取中央和省級旅游開發基金,使古建筑的社會價值效益最大化,達到一種理想境地。
3、旅游產品注重品牌建設,發展特色旅游。旅游產品競爭力體現在獨特性和吸引性,大名縣在開發旅游資源時尤其要注重對特色文化的開發。要統一大名縣旅游企業的品牌,在大名縣旅游區域內應該集中力量打造一個統一品牌,從而降低營銷費用,提高經濟效益。在旅游商品生產的花色品種,民族特色及產品質量和旅游商品的營銷方式都要有新舉措。旅游產品向休閑度假、商務會展、購物娛樂、節慶活動等各類綜合性項目發展。
4、加大旅游宣傳,開辟新的旅游市場。在旅游業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宣傳對于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加大古建筑旅游特色宣傳,首先,充分利用各種媒介的力量,如電視、報紙雜志、互聯網、旅行社、廣播等,將大名縣的旅游資源圖文并茂地傳達給觀眾、讀者、聽眾;其次,充分利用交通點線等戶外廣告,將宣傳廣告放在高速公路兩旁、火車進出站口、公交車站臺等地??傊?,要想盡一切辦法做好做大宣傳,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積極開辟農村、婚慶、休閑等的旅游市場。
5、轉變旅游局的政府職能,以市場為調節原則。大名縣要轉變“大政府”的職能意識,向“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的方向轉變,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搞好政府職能定位,在做好宏觀調控的同時,發揮“無形的手”的功能,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更多的從宏觀角度對旅游業進行方向性之道和公共產品的提供。要加快推進旅游行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程序,規范審批行為,增強透明度和公開性,健全監督制約機制。要根據國務院指出的“一件事由一個部門負責,杜絕交叉管理、扯皮推諉”的要求,進一步明確旅游局機關部門的職責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嚴格責任制。
五、結論
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被國家明確提出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作為旅游載體的古建筑,成為各地方爭相開發的領域。正確開發古建筑旅游,對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很大幫助。